Sport ware
Conditioning
Recovery 
Journalism
service
taobao
About us
  protection
home page

​FLT康复中心-动态资讯

做好运动防护,不仅仅是运动爱好者的必修课!
来源: | 作者:flittercn | 发布时间: 2021-11-21 | 2838 次浏览 | 分享到:

就在前几天,中国的首位UFC冠军、中国格斗女王张伟丽与对手罗斯上演了女子草量级冠军战,这场比赛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


虽然比赛结果让人惋惜,但竞技体育的赛场,没有人能够保证一直赢,无论是比赛还是人生,输赢都是常事,强大的人,不会被一次失败就击溃。

大家是否留意到,不知是因为脚踝受伤还是为了做好运动防护,张伟丽的左脚踝穿戴上了红色的护踝。


对于一个常年进行格斗比赛与训练的运动员来说,她深知保护这全身使用最频繁、也最容易受伤的踝关节、以及自我运动防护的重要性。


接下来,运动医生以脚踝的防护为例,给大家讲一讲运动及生活中自我运动防护的那些事!


运动员对于脚踝的使用需求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格斗这种竞技体育项目。而脚踝作为运动员接触地面传递力量的关节,做好脚踝的运动防护就显得十分重要。


但这并不代表只有运动员才需注意脚踝防护,每一位爱好运动的人都要做好运动防护,比如佩戴护具!


很多小伙伴会对护具有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我们就是打着玩玩”、“你看他这些七七八八的装备,戴上了技术也就那样”,护具根本就不重要!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许多人对于防护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出现伤病的概率也在逐渐的增加。


要做好运动防护,护具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以脚踝为例。当我们在进行各种球类或拳击等运动时,会有频繁跳跃下落、转身位移等动作。


这时特别容易出现因踝关节不稳定所造成的意外内翻、韧带拉扯、习惯性崴脚等损伤,而佩戴护具会对脚踝起到二次保护的作用,大大降低损伤的几率。


接下来将给大家介绍两类在运动中常见的运动防护工具!


1. 护 具


长期重复的技术训练动作造成了身体某部位不应有的沉重负荷,使该部位组织变性,失去组织应有的弹性和韧性,降低组织的负荷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护具来提供一定的支撑性,减少运动中过多的代偿,更能限制错误的运动模式。


护具的选择也有很多,可以选择专门限制和保护活动度的护具。(识别二维码可购买)


1级护具:保护力较小,适用于运动新手且运动量较低↓↓


2级护具:相对固定,适用于运动能手且运动量较高↓↓


3级护具:稳定性较强,适用于手术后关节保护↓↓



2. 贴扎


贴扎主要包括肌内效贴和白贴。


肌内效贴布是一种深受运动员喜爱的贴布,其特点是有着非常好的弹力,可以沿着人体肌肉的走行进行使用,不仅起到协助肌肉收缩的作用,还可以帮助肌肉进行放松恢复,所以又有人把肌内效贴布称为人造肌肉。



除此以外,在运动损伤后肌内效贴布的不同使用方法还可以起到消除水肿等作用。


白贴是一种几乎没有弹力的贴布,主要用于关节的支持与保护。例如,在竞技比赛中主力队员意外受伤崴脚便可通过白贴加固踝关节继续比赛。


不过要想减少损伤发生,只用运动防护工具是不够的。


加强踝关节针对性训练,提升脚踝功能,才是避免运动损伤的关键。


1. 脚踝稳定性


就格斗来讲,当运动员在进行踢腿的时候,会有一只腿进行支撑,那么在支持爆发的时候,脚踝稳定性差,下盘失稳,就会被对手抓住机会。



张伟丽进行脚踝稳定性训练


抛开竞技运动,在生活中同样需要脚踝稳定性。比如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旦脚踝失稳,崴脚不说,直接摔下去是相当危险的。



如何自测脚踝稳定性?


在下楼梯时,一只脚悬空,若目测脚踝晃动明显并不自觉内翻,则稳定性差。


想要提升脚踝稳定性,首先要激活本体感觉,调动下肢稳定肌群。这样才能减小踝关节损伤风险,增加动态稳定能力。



单腿闭眼稳定性训练


BOSU球单腿稳定性训练

2. 脚踝协调性


对于很多从事高强度竞技项目的运动员来说,脚踝的协调性相当重要。拥有好的协调性不仅会获得好的运动表现,还可以在意外发生时及时调整自己的空间位置。


同样对于大众来讲,接触过协调性康复训练的脚踝普遍比没有经历过的要更加稳定、耐用。


如何自测脚踝协调性?


在走路过程中,若出现习惯性的平地崴脚但当下无症状,则是协调性差的表现。


这时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协调性训练,充分进行下肢各个环节的配合,更有效避免运动损伤。


PS:每个人实际情况不同,运动医生建议咨询专业的运动康复机构,由康复师制定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计划,进行训练!


★★★


无论是护具加持,还是针对性训练,每个人都应从多维度做好自我运动防护,才能更好的避免运动损伤!